首页

女王调教专区

时间:2025-05-29 22:11:09 作者:2025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1335万 浏览量:40406

  宝鸡作为“青铜器之乡”,拥有着中国第一座以青铜器命名的青铜文化专题博物馆——宝鸡青铜器博物院,集中收藏、研究和展示商周时期的青铜器。10日下午,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陕西省宝鸡市,考察了宝鸡青铜器博物院,了解当地加强文物保护利用等情况。这座博物院里,有着怎样的“中国”印记?

  方寸之间,镌刻最早的“中国”

  中华文明,绵延至今。

  我们时时发问:何以中国?

  陕西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内,一件造型浑厚、工艺精美的西周早期青铜酒器——“何尊”熠熠生辉。尊内底铸有铭文122字,记载了武王灭商、周成王营建成周的史实。其中的“宅兹中国”字样,是目前发现“中国”二字最早的文字记载。

△在陕西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展出的“何尊”。(总台央视记者崔刚拍摄)

  “‘中国’二字最早见于在陕西出土的青铜器何尊。”2020年,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曾这样溯古言今。2022年,他亲自批准的建设项目中国国家版本馆开馆,何尊在此展出。

  习近平主席还多次携手何尊,向世界展示“何以中国”。

  2019年,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前,习近平主席同出席开幕式的外方领导人共同参观文物展,青铜何尊吸引了众人的目光。2023年,中国—中亚峰会上,在赠送给中亚国家元首的礼品中,就有一件“何尊”。

  自何尊开始,“中国”二字的内涵不断演变、发展、扩充,从最初的方位区划“天下之中”,直至清末被正式用作国名,出现在官方文书当中。

  青铜铸文明,周礼润华夏

  青铜器,我国古称“金”或“吉金”,几乎与早期中华文明相伴而生。

  中国青铜器最早出现在新石器时代末期,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发现,到了夏、商朝,青铜制作技术突飞猛进,并承载了大量先秦时代的礼仪与文化,形成了独特的青铜文明。

  作为周秦王朝的发祥地,宝鸡见证了中国青铜文明的巅峰时期,这里被誉为周礼之乡、中国青铜器之乡。自汉代开始,宝鸡的青铜器出土历代不绝。这些青铜器不仅造型奇特、纹饰精美,而且铭文丰富,类型多样,涉及祭祀、征伐、婚聘、朝觐、礼乐、盟誓、贡赋、贸易等方方面面,成为研究当时社会政治、经济、军事、法律和文化的重要资料。

  △被誉为“青铜史书”的逨盘,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出土铭文最长的铜盘。(总台央视记者丁欣拍摄)

  逨盘铭文记录一部极简西周史,堪称“青铜史书”;四十三年逨鼎铭文还原了约2800年前的廉政故事、秦公镈铭文见证秦武公的开拓创新……

  灼灼青铜,铭刻着中华民族古老灿烂的文明密码,是揭示早期中华文明起源、形成、发展的重要代表性物证,其背后蕴含的文明礼制影响至今。

  知所从来,方明所去

  上下五千年,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、发展至今的文明。

  知所从来,方明所去。在去年召开的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,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,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,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,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,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。

  △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建筑外形运用高台门阙、青铜厚土的建筑语言,气势恢宏,厚重威严。(总台央视记者范凯拍摄)

  从“一片甲骨惊天下”的殷墟遗址到“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”的良渚遗址,从“沉睡三千年,一醒惊天下”的三星堆遗址到寻根华夏文明的山西运城博物馆……总书记一次次凝望历史深处,探寻文明根脉。

  经过几代学者接续努力,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绩显著,但仍然任重而道远。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这一重大工程,指出必须继续推进、不断深化,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。

  泱泱中华,历史何其悠久,文明何其博大,这是我们的自信之基、力量之源。

  今年秋季开学,何尊登上中学历史教材封面,探源工程的成果已陆续写入教科书。璀璨的中华文明之光,将在青少年心中播下文化自信的种子,孕育出强国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。

  来源:央视新闻客户端

【编辑:王超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教育部原党组副书记、副部长杜玉波接受审查调查

各景区为迎接即将到来的“五一”小长假,纷纷延长景区开放时间。位于安徽省的黄山风景区4月28日发布《关于黄山风景区2024年“五一”假期开放时间、交通换乘和索道运营时间的公告》,公布其“五一”期间(5月1日—5月5日)开放运营时间,如下:

平遥古城是世界文化遗产,距今有2800年历史,是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。澳洲亿忆网总编辑王冠仑告诉记者,观看《又见平遥》情景体验剧,他沉浸式感受到山西人的仁德和道义,以及晋商精神内涵。

腾讯汤道生:数字科技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

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是大工程,必须做到协同发力、综合保障。这既需要相关地区和部门加强协作配合、责任落实到位,又需要千方百计完善要素保障,建立稳定的投入保障机制,确保资金、人才等资源汇聚到项目中,切实保障工程质量。未来,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,通过专业化保护、精细化改造、特色化展示、创新性发展,不断提升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水平,进而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和高质量发展,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。

多维度齐发力促进高质量发展 中国经济“拔节而起”底气足

经在长沙举行的中非经贸博览会牵线搭桥,王剑华与湖南一家医疗检测企业合作成立公司,面向非洲、中亚等地进行医疗方面的投资。“公司正在负责吉尔吉斯斯坦‘6个CT医学影像中心PPP项目’的投资运营工作。”

中新健康丨冬春季细菌性肺炎高发期 专家呼吁老年人等易感人群及时接种疫苗

本次活动由国家体育总局群众体育司、对外联络司指导,云南省体育局、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、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、云南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、中国企业体育协会、普洱市人民政府主办。其间,还将举行景迈古茶林徒步活动、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交流展示和民族特色产品展等系列活动。(完)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